“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帝国?
(2) 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帝国什么名称?
(3) 帝国最初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4) 该帝国同中国间的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
学完八上历史第一、二单元后,小华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小华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洋务派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2)请列举一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3)材料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发生在什么战争中?(2分)这场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4)“骨肉再次分离”是因为哪一地方被割让给日本?(2分)
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9月,以“走近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请回答:
(1)孔子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1)这两句诗的作者是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
(2)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什么国家
(3)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秦始皇与汉武帝时,同样的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两个人的处理方式确实完全不同,问:秦始皇与汉武帝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