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
E. 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1)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和 ;
(2)遗漏的内容别是 和 。
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垂直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按先后排序:_______
A.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B.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
C.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D.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ω的测量值。
(2)要得到ω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___________。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圆规 D.量角器
(3)写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
研究平抛运动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
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一位同学用单摆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摆挂起后,进行了如下步骤
A.测摆长: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
B.测周期:将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摆球通过最低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同时将此次通过最低点作为第1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60次通过最低点时,按秒表停止计时,读出这段时间
,算出单摆的周期
.
C.将所测得的和
代入单摆的周期公式
,算出
,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入报告中去.
指出上面步骤中遗漏或错误的地方,写出该步骤的字母,并加以改正,(不要求进行误差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_____位置自由滚下,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下小球碰到铅笔笔尖的一系列位置,如右图中a、b、c、d所示。
B.按图安装好器材,注意调节斜槽末端切线___________,记下平抛初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为原点,以竖直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⑴完成上述步骤,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
⑵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
⑶已知图中小方格的边长L=1.25cm,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___m/s(取g=10m/s2)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将斜槽AB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BC连接在斜槽末端,并在斜面上卡好纸带和复写纸。已知C端恰好与B的投影D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让小钢球几次都从斜槽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球从B处飞出后落在斜面上,在纸带上留下几个落点位置。该同学画出一个小圆将落点都圈在其中,并取小圆的圆心位置作为小钢球的平均落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折痕B为抛出点。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位移大小x=cm。
经测量B、D两点间距离H为30.00cm,斜面BC长L为50.00cm。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该同学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请你写出小球在B处的平抛初速度v0的表达式(用题中所提及的物理量符号x、H、L、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