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小福尔索姆认为:“历史学家们都赞扬(罗斯福)新政是处于衰退的国家迫切需要的方案。但事实并非如此……(二战)以难以想象的力度把美国人从大萧条中解救出来。巨额的军火支出,印证了凯恩斯的那句:政府支出能够保障繁荣。”据此推断,作者认为
A.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大萧条 | B.政府支出扩大不利于结束危机 |
C.二战是大萧条结束的真正原因 | D.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经济危机 |
“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自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A.《春秋》 | B.《道德经》 |
C.《论语》 | D.《韩非子》 |
“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上述观点所强调的史观是
A.阶级斗争史观 | B.文明史观 |
C.近代化史观 | D.全球史观 |
“金砖国家”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后加入的南非共五个国家,通过金砖会议商讨合作、协调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对抗超级大国——美国 |
B.金砖国家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
C.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五国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
D.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的盟主,在协调一致立场和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金融中心转移的顺序是
A.佛罗伦萨 → 阿姆斯特丹 → 伦敦 → 纽约 |
B.阿姆斯特丹 → 佛罗伦萨 → 伦敦 → 纽约 |
C.佛罗伦萨 → 伦敦 → 阿姆斯特丹 → 纽约 |
D.阿姆斯特丹 → 佛罗伦萨 → 纽约 → 伦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