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表
| |
1913年 |
1920年 |
1925年 |
| 农业总产值(%) |
100 |
67 |
112 |
| 工业总产值(%) |
102.51 |
14.10 |
77.39 |
从上表可以看出
A. 两次世界大战对俄国和苏联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B. 十月革命为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到1925年,苏俄工农业生产水平均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
D. 新经济政策是推动苏俄(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该图所示是1913年欧洲形势,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
| C.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 D.列强之间相互勾结 |
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
|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
|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
|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
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 A.③②①④ | B.③④②① | C.②③④① | D.③②④① |
列宁著名的演说《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该演说发表的背景是
| A.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放弃了和平夺权的幻想 |
| B.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被推翻 |
| C.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 D.俄国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 |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于1998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广场边上有著名的“白天鹅之家”餐厅,餐厅门上面有块铜牌,用法语、荷兰语、英语和德语写着:“卡尔·马克思自1845年2月-----1848年3月生活在布鲁塞尔”。马克思在此居住期间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 A.发表了《神圣家族》 | B.发表《共产党宣言》 |
| C.创建领导第一国际 | D.出版《资本论》第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