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说:“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整个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下列符合伊壁鸠鲁的观点是:
①《十二铜表法》 ②光荣革命 ③《权利法案》 ④1787年美国宪法
A.①② 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 | 辛亥革命时期 | B. | 国民革命时期 |
C. | 抗日战争时期 | D. | 解放战争时期 |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 |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 | 资本主义的萌芽 |
C. | 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 D. | 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
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 | 反对中央集权 | B. | 主张建立内阁 |
C. | 主张加强相权 | D. | 反对三省六部制 |
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A. | 小篆 | B. | 隶书 | C. | 行书 | D. | 草书 |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
表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俄国(苏联) |
1909-1911 |
0 |
-90 |
+56 |
+46 |
1919-1921 |
-89 |
-110 |
+32 |
+14 |
1929-1931 |
-205 |
-76 |
+40 |
+53 |
A. |
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
B. |
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
C. |
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
D. |
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