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这表明( )
| A.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
| B.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
| C.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
| D.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 |
藏族有一句民谚:“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美国也有一句谚语:“只有实践的钥匙,才能打开真理韵宝库。”它们同样地反映了这样一个哲学观点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C.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
| 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实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约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A.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
| B.有些认识不需要经过实践即可获得 |
| 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
|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
| A.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 |
|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
|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
在某小学举行的一次故事会上,有人听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深为愚公的精神所感动,但同时又认为,愚公毕竟还是“愚”:为什么一定要用锹挖、用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用炸药炸、用装载车运呢?
试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上述问题。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登月”计划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到2005年,将进行环月探测,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2005年到201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2010年到2020年,将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采样返回。这表明
| A.实践活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
| C.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
| D.实践是一种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