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也影响着国际格局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崛起】
材料一: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发展为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试从思想、经济、政治、科学等领域任选两个方面说明17至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条件。
【战争之痛】
材料二: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
【联合之路】
材料三:大欧洲一直是欧洲政治家的理想。之前,有人试图用武力实现大欧洲的理想。然而历次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以及后来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让欧洲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3)近现代史上有人试图用武力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请举出两位历史人物。
材料四: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说说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欧洲意识】
材料五: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欧洲实现联合有什么好处?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历史启迪】
(6)通过材料二至材料五的探究,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近代史上,日本是亚洲唯一被西方国家殖民侵略过但却实现了近代化的国家。探究日本的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整理】
小欧同学在学习日本历史时,整理了如下一段历史信息,其中有一些空白,也有一些出错的地方,请将空白的地方帮他补全,把错误的地方帮他改正过来。
1世纪前后,在日本各岛上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六七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大地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新上台的天皇分布诏书进行改革,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直到19世纪,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实权掌握在手中。1853年,一支英国舰队开到日本港口,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日本开始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日本出现了以资产阶级为核心的改革派,他们支持__天皇,以武力推翻保守势力的统治,并开始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这场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努力发展教育。
(1)请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内容。
(2)请找出小欧同学的三处错误,并帮他改正。
①错在,应改为
②错在,应改为
③错在,应改为
【思考分析】
(3)请归纳古代和近代日本的两次社会转型有什么相同特点?
(4)19世纪日本的这次改革属于什么性质的改革?这场改革的内容当中,最能反映这种性质的是哪一条?从长远来看,哪一改革内容对日本更有意义?
(5)19世纪的这场改革,对日本有什么影响?对亚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图说历史


上述六幅图片,分别是欧洲十四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后半期有代表性的三组生产工具。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其中属于十八世纪的两件主要生产工具的番号。
(2)十八世纪欧洲的生产工具比十四世纪时的生产工具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2分)生产工具的这种革命性变化,对欧洲乃至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两种主要工具,分别依赖什么能源?在这两种工具的开发和运用方面走在前列的是哪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后来有什么变化?( 2分)
(4)面对主要生产工具的变革所产生的影响,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材料三: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人物的名字叫;图2人物的名字叫
请将材料二、三中与图2人物有关的内容抄写下来。
(2)他们有何重要成就或代表作品?
(3)材料一、二中体现作者怎样的精神?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美国是当今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只经历了200多年的历程,但其发展十分迅速。
请简要回答:
(1)近代史上,美国经历了哪两次战争?
(2)19世纪中期,美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什么?是通过什么途经解决的?
(3)这一矛盾的解决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十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的机遇,20年代初的苏俄, 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 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材料一: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并概述其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3)结合所学回答,造成材料三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改变这种状况,罗斯福领导下的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4)依据材料说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所使用的“看不见的手“和”看的见的手“分别指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