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题(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
②写出秦国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③商鞅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图2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规定的标准文字和货币标准样式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推行了大臣主父偃提出“推恩令”的办法;为了统一思想,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他所统治的王朝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实现了大一统?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辨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错误:
理由:
汉武帝为了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了御史大夫来监察京师百官,并在“十三州部”设立刺史,来监察地方民众的言论。
错误:
理由:
东汉末年,曹操“尊王攘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
错误:
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各1个),
(2)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1分)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
(5)这场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一英国炮轰广东海面图片二黄海激战图片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品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年,中国的发展大大的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倍受列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写出这三次战争并阐述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影响。
(2)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矛盾空前尖锐,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这一历史时期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两例。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根据图1、图2 ,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北京,你是否会加入五四运动的队伍之中?请用一、二句话说明理由。
(4)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何时何地?
(5)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