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此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14—16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⑵根据材料二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列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⑶概括上述两大运动的共同性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7年11月,一台湾同胞在离开近四十年后终于回到大陆母亲的怀抱图(如图)。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2005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手伸过最近距离135公里的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中母子长期分离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制定了怎样的基本方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对台湾和港澳地区政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2分)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在她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在挫折中奋起,在探索中反思,在挑战中超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仍然是农民的个体经济,农村中的贫富分化也开始了。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农村这个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要去占领”。而占领农村阵地的办法就是大规模的合作社化,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变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共和国的记忆》
材料二:这十年中(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中国巨变的种子是在1978年种下的,那是30年中央计划经济与30年追赶西方之间的关键转折点。”美联社报道中的这颗“种子”,正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潮流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
——新华网《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占领农村阵地的办法”是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其结果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严重失误”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这些失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3)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播下了材料三中“中国巨变的种子”?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重大“转折”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3分)
(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最后完成?(4分)
(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4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处理好坏不仅在我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社会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1、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注意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1)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吐蕃人是现在哪族的祖先?请列举一列加强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例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如图,他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

材料三: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中国历史》
(1)材料一、二中反映两位高僧是哪个朝代的?材料二中的他指是谁?
(2)材料一诗中的“传道艺”主要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写出宋朝两个闻名于世的大商港。
(4)结合材料,了解唐宋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国家建设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