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
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当的是
| A.海禁加剧了寇患 |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
| C.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 | D.应当废除海禁政策 |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
|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
|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
|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
|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 |
|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
|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
|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
|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
下图是让•奥古斯特•安格尔于1827年创作的《荷马礼赞》。画面中央画的是胜利女神,由她将月桂冠戴在了盲诗人荷马的头上。荷马脚下的两个人像,是《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人物。在他们的两旁安排的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画家、雕塑家、建筑家、音乐家、军人等。该美术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 | B.新古典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