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中国早在15、16世纪的明朝就几乎全部具备了。以下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①朱元璋废除丞相,皇权高度专制
②江南出现一系列工商业市镇
③李贽写成《藏书》《焚书》等著作
④苏州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形式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中国人掌握下列金属冶炼技术的先后顺序是()
1冶铁 2青铜冶炼 3炼钢
A.123 | B.132 | C.213 | D.231 |
我国“四大名锦”中的蜀锦历史最为悠久,古人形容蜀锦“其价如金”。但蜀锦制作的某些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造成这些工艺失传的主要原因应是( )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
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 |
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 |
D.官营手工业的不利影响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四川都江堰 | B.扬州古运河 |
C.关中郑国渠 | D.河北赵州桥 |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的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1自给自足 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注重生产工具的革新 4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A.123 | B.124 | C.134 | D.234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