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钟山晚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晚步西园
范成大
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
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
答:“料峭轻寒结晚阴”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两诗中“晚步”而生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②,三谢不能餐。
[注]①雕胡:即“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②漂母: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年轻时穷困,曾受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妈妈(漂母)的一饭之恩。第二联上下两句中最富含蕴味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尾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2.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
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
遥见樵渔一路归。
(1)本诗的题目为“题春晚”,请分析诗句是怎样紧扣诗题的。
(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静而不寂”?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贺新郎①
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②,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③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这一年,宋向金屈辱求和已成定局,但李纲(字伯纪)仍上书反对。南渡后,李纲曾任宰相,不久被罢免。张元干曾为李纲属官。②鼍:亦称扬子鳄,鼓:用鼍皮蒙的鼓。这里形容鼾声如鼓。③谩:同“漫”,徒然的意思。涩:不滑润。铜华:即铜锈。
有人认为“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这两句“语浅而情深”,试作简析。
词的下片大量用典,任选一处指出用了哪个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题。
玉楼春
[宋]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①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注】①游丝:蛛丝。联系全词,简析上阕开头两句表现情感的手法。
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结合下阕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