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在一密闭的2L的容器里充入8mol SO2和4mol 18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
2SO2(g)+O2(g)2SO3(g) 2min末测得容器中有7.2mol SO2。试回答:
① 反应后18O原子存在于哪些物质中 ;
② 2min末SO3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时间段内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组探究中和反应。
I取20mL l mol/L的KOH溶液,滴加酚酞试液
II向I中溶液内逐滴加入某浓度的H2SO4溶液,至10mL时,刚好完全反应
III另取20mL l mol/L的KOH溶液,加入与II中同浓度的H2SO4溶液20mL
Ⅳ蒸干III中所得溶液,得到白色固体甲
V将Ⅳ中所得固体甲完全溶于水,加入0.1mol/L Ba(OH)2溶液至沉淀最多
(1)I中实验现象及结论是。
(2)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所用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3)III中所得溶液里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4)V中得到最大沉淀量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所加入的Ba(OH)2溶液的体积是。
氧化还原是一类重要的反应。
(1)已知反应:①Cu+2Fe3+=Cu2++2Fe2+,②Cu2++Fe=Cu+Fe2+
反应①中还原剂是,两个反应中各种离子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2)在反应MnO2+4HCIMnCl2+C12↑+2H2O中,当有0.2mol电子转移时,产生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3)已知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下列物质中,放到铜粉和稀硫酸中,能实现铜粉溶解的是。
A. KNO3 B. K2SO4 C. Cu(NO3)2
③a g铜粉与足量的某浓度HNO3溶液完全反应后,产生V 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中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次数 |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
第1次 |
KCl、K2SO4、Na2CO3、NaCl |
第2次 |
KCl、BaCl2、Na2SO4、K2CO3 |
第3次 |
Na2SO4、KCl、K2CO3、NaCl |
查阅资料:Ag2SO4、CaSO4微溶于水
(1)三次检测中,检测结果肯定不正确的是。
(2)SO42-、CO32-和Cl-的检测顺序是。
(3)在上述检测中:
①检测SO42-时,所用试剂是。
②检测CO32-时,所加试剂必须过量的原因是。
③检测C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化学推断常用到离子共存知识。
现有A、B两瓶混合溶液,两瓶溶液中所含8种离子是:Na+、K+、Al3+、H+、NO3-、Cl-、OH-、CO32-,已知每组溶液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
(1)A组:H+、。
(2)将两组溶液混合,其中两种离子与水共同反应,同时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分类方法是研究物质和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
(1)对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H3PO4(磷酸)、H2S(氢硫酸)进一步分类时有多种分类角度,请你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是,与HCl同属一类的是。
(2)根据物质的树状分类,PH3的物质类别是。
A. 磷酸盐 B. 磷化物 C. 氢化物
(3)氧化钙、氢氧化钙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共同点是,由此可得出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根据上述信息的启示,N2O5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