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只滴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 |
| 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 |
| C.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
| D.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
| B.浓盐酸和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会降低,其原因相同 |
|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D.土壤中的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 |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
| B.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
| C.欲配制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
|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
三个相同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H2、CH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
| B.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
| C.三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2∶1 6 |
| D.三种气体的压强一定相等 |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
|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
|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 B.卤水 | C.醋 | D.硝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