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开展"近代中日战争"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
【战争探源】
材料一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为准备战争,日本间谍……重点调查中国军事战略要地,选择沿海登陆地点,制定军队运送方案,绘制军用地图……。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二 日本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使日本变成了暴发户。日本将中国赔款的88%,约30500万日元用于扩充军备,……用58万日元发展钢铁工业。……日本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材料三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早就制订了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计划。日军不断制造借口,向中国东北增兵,并把关东军司令部移到沈阳。9月18日夜,日军在炸断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后,随即调兵向北大营发起攻击,攻占沈阳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日本发动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点。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更加野心勃勃地走上对外侵略道路的经济条件。
【战争话史】

(2)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邓世昌和中国守军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战争之殇】

(3)《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观察图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日军侵华期间犯下的严重暴行。
【战争与启示】
《读者》杂志评论说:"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4)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结合上述材料,反思近代两次中日战争,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890年,美国海军将领马汉在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了海权论:海权即凭借海洋使一个民族变得伟大的所有因素,海权支配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马汉关于制海权问题的论述,在中国受到冷落,却引起了正积极向外扩张的日本的密切关注,(日本)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终于在五年以后得到了回报。
材料三: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所示的事件是什么?对欧洲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日本“五年以后”通过与中国签订的哪一条约“得到了回报”? 这一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列宁的上述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你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材料:
材料一:现在君临之大汗,名称忽必烈汗,今特述其伟业,及其朝廷一切可以注意之事实,并其如何保持土地、治理人民之方法。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二: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屋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马可·波罗行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忽必烈”是谁?
(2)材料二中关于日本的描写是否属实?
(3)简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内容,并指出本书的作用。

读图分析题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这条路线的起点是,最远可到达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 (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___
(3)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我国西北部地区,西汉政府设置的机构是
(4)这条路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材料阅读一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材料三:“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有什么功绩?
秦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一夫”是指谁?“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这一问题你能回答吗?
“一夫”是指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提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什么政策?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其“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分析材料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