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精神文明和道德重构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探究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传统道德文化】
材料一 下图
(1)材料一人物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道德思想?
材料二 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儒家思想从此确立在中国古代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构成。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步入近代,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出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2)阅读材料二,针对材料中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道德?并说明理由。
【现代道德建设】
材料三 焦裕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中的实践模范。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两赴兰考,号召学习焦裕禄。
(3)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过程中,除焦裕禄之外,还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核心价值观?
【湖湘道德风采】
(4)湖湘大地文化厚重,在近代更是引领中国风潮。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建设中,湖南也涌现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请举出两人。
两宋时,我国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请回答
(1)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2)南宋时期,哪些地区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
(3)南宋时,最繁华的商业都市是那座城市?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汉代以后出现的又一鼎盛时期,小黄在学习这一主题的时候,做了不少笔记,但不完整。请你帮助她完成笔记。
(1)列举唐代科举制度的特征
(2)请你举出唐代时期与日本友好往来的两个代表人物
(3)唐代繁盛的原因有哪些?
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载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
(1)郑和出使西洋一共去了几次? 目的是什么?
(2)郑和出使西洋的出发点在哪里?最远到达那些地区?(2分)
(3)郑和出使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
请回答:
(1)“中华”、“夷狄”各指什么?
(2)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识图题
(1)看图一回答: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
(2)图二:把下列字母填在图二的方框里
A北宋B西夏C 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