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上半期短短的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至今还令爱好和平的人们悲痛和愤恨。
【历史不容忘却】
战争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然而它所留下的记忆将永远存在。李军同学整理的关于这两次战争的学习笔记如下:

(1)笔记一复习提纲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助李军同学补齐提纲内容。
(2)笔记二所描述的是哪次战争中的主要事件?哪一事件是这次战争的转折点?
【历史给人智慧】
如果学好了历史,我们就拥有更多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
(3)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的因素,为了国际关系的和谐,你认为世界各国应遵循怎样的原则面对未来?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阅读材料并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图①农民拥护《土地改革法》图②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图③“卫星田”的稻穗能托住一女孩图④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通过以上历史事件学习,你认为现在我国在制定、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遵循哪些原则?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考点: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土地改革;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三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民歌创作于1958年开展的什么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9)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2)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3)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问答题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
(2)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