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 | B.格物致知 |
C.心即理也 | D.强调人格、修养 |
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
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
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
发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保护中的延续与浓缩。下图为故宫部分文物迁移路线示意图,其中④的迁移背景是()
A.日本侵占东北,紧逼华北 |
B.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 |
C.日军占领上海,威胁南京 |
D.抗战胜利,还都南京 |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它标志着()
A.第三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 |
B.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
C.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
D.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