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下列对该国际组织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当时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它不和美苏大国结盟,只和发展中国家结盟 |
B.20世纪70年代它已和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
C.它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有力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
D.中国已成为其重要成员国 |
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
秦以三晋法家指导政治,汉初黄老学说显示了南方楚文化的影响,而汉武帝时期的儒家独尊,则是东方齐鲁文化的胜利。这说明秦汉时期
A.统治者的偏好决定政策走向 | B.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
C.忠孝仁义是百家的共同观点 | D.帝国的政治文化渐趋定型 |
“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持此种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
二战前苏联强调“没有充分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任何一个工艺过程,都不应该付诸实现”。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把科技革命的成果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认为“现在,没有比实现科技革命更重要的事情了”。苏联的这一转变
A.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 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
C.引领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 | D.突破了意识形态对科技领域的束缚 |
1936年6月至1937年6月法国以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小麦局,控制农产品销售,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举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这种做法
A.使法国步入“人民资本主义”时代 | B.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 |
C.防止了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 | D.意味着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