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宾客故人,满其门。
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烈士,当如此矣。” 
(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②隗嚣(wěi xiāo):字季孟,建武二年被封为西州大将军。③振旅:整队班师。④伏波将军路博德:伏波将军是古代一种封号,路博德是西汉武帝朝名将。⑤谅:确实,实在。
下列句中的“以”与“马革裹尸还葬耳”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 B.俯身侧耳
C.则纸帖之 D.策之不其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诸兄之(      )            ②嚣使援奉洛阳(    ) 
满其门(      )            ④封数百户(        )
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②谅为烈士,当如此矣。      
结合选文说说马援除了志向远大还有哪些优秀品质。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捕蛇者说》,完成小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者。
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请用“/”为下面语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几死者数矣②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解释下列加点词
其租入②乡邻之生
而献焉④往往而死者相
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专利三世矣退而甘食土之有
B.时献焉余闻愈悲
C.故为说野语有
D.告之帝苛政猛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文中加点部分蒋氏的两次“戚”,各因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什么而“悲”?请用自己的话叙述。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选文的作者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1分)
用“/”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2分)
盖 竹 柏 影 也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②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①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译文: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对于我们面对人生挫折有何启示?(4分)


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节奏。(划一处即可)
必 于 石 下 迎 水 处 啮 沙 为 坎 穴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1)十余岁阅(2)不可得竟
(3)不更乎颠(4)知其一但
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文中讲到了三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理由是;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2分)
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分)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②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腊④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⑤其理。
——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方家]行家②[缕]丝线③[纩(kuàng)]丝绵④[芥子许腊]芥菜子大小的腊
⑤[原]探究
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四种操作方法,分别是、放在指甲上、、系在丝线上。
指南针的四种操作方法,作者认为这种操作方法最好。
作者对这个问题说不出其中的道理。

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2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持就火之(yàng,烤) B.字平如 (dǐ,磨刀石 )
C.以纸之 (tiě,粘上) D.用再火令药熔(qì,开始 )

选出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

A.唐人尚未盛为之: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它。
B.火烧令坚:用火来烧使它坚硬。
C.素无备者:平常没有准备的人。
D.旋刻之:马上把它刻出来。

对提高印刷工效的关键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是用胶泥刻字,而且薄如钱唇。
B.它的字模是活动的,可以反复利用。
C.用两块铁板交互使用,这样可以连续排版。
D.采用了按音韵贮存字模的科学检字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