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兴化地处里下游腹部,历史上是由古泻湖逐渐淤积而成的湖荡沼泽地带,在上游来水和下游海潮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高低错落的水中土丘。后来,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独特的垛田景观。读垛田景观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从成因上看,“高低错落的水中土丘”源于(    )

A.流水侵蚀 B.海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人工堆积

近年来,垛田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政策 C.技术 D.市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海南岛 D.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B.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C.该地气温年际变化小,终年高温
D.甲、乙两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目前广东、江苏、山东等省提出从“速度东部”向“效益东部”转化的发展方向,建设“效益东部”应加强的措施是()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出口工业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通常根据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的变化,可以把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动态类型划分为四种:高水平稳定型、较高水平波动型、较低水平波动型和低水平下降型。读下图,关于图中各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第Ⅰ类地区属于高水平稳定型
B.低水平下降型地区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C.1985-2003年间,位次上升最明显的地区是甘肃
D.1985-2003年间,位次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是新疆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资本过剩、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D.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A.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
B.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C.第一、二产业发达
D.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植被 B.气温
C.降水 D.地形

要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优势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和发展生态旅游业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航运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和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