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城乡规划】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和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 巴西于1958年开始建造新首都——巴西利亚。巴西利亚规划布局的基础是两条正交的轴线,由此形成的“十”字标志是它的象征。城市中横贯东西的主轴线,布局行政、公共建筑;另一条是贯通居住区的弓形纵轴线。两轴线相交处为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中心。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城市西侧经过,机场布置在城南,都有方便的城市干道相连接。居住区由系列统一而稍有变化的街坊所组成,并列布置在南北道的两侧。巴西利亚的规划,功能清楚,布局合理,接近自然,也便于组织居民生活,形成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巴西利亚也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新兴城市。
(1)巴西利亚的城市性质为___。
(2)分析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的原因。
(3)分析巴西利亚工业区选址的优点。
(4)巴西利亚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截至2008年9月底,西气东输工程累计向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420亿立方米,使东部地区煤炭消耗量减少5400多万吨,减少污染有害物排放250万吨。结合下面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同答下列问题。
图5一8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示的________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____市。C处的____盆地,D处的____盆地,E处的____盆地与陕甘宁等地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各条线路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__(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________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油价的上涨和矿难的频发,显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严重。“电荒”在我国不少地区愈演愈烈,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给百姓生活造成强烈冲击,而节约能源则是我们必须达成的全民共识。下图为我国三大常规能源运输方向示意图。
图5一1
材料二西气东输的综合效应图
图5一2
(l)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能源在调出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能源对环境影响的角度看,A、B、C三类能源中属于最清洁能源的是____;B能源对调人区的发展有何影响?
(4)图中B能源输人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原因有哪些?为了缓解B地能源紧张状况,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5)结合材料二分析西部输出了资源却发展了经济的原因。
读浙江省西部某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4一18
(1)该地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经济作物主要是________,该地种植上述农作物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
(2)该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前,农民经济收人低且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发展了加上业,请列举两个以上加工业部门____。此类加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 B.市场 | C.技术 | D.动力 |
(4)某时间段,该地茶叶遭遇了“绿色壁垒”,出口受阻。你认为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提示:从安全无公害方面分析)(至少答出两点)
调查研究:如何应对产业高成本
下面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一些材料,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课题研究。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大力引进外资,创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模式,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之一。
一篇博文《深圳,你将被谁抛弃》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用地紧张、劳动力成本提高、内地优惠政策的召唤,使大量企业离开珠江三角洲,转而投奔其他地区。
材料二
图4一17
该研究性小组的课题研究思路为:
1.请帮助研究小组完成第①阶段任务。
2.分析材料二中工业总产值增长图时,研究小组有意划分为两个阶段,请帮其划分并描述各阶段特征。
3.请写出③和④阶段的文字材料。(提示:③阶段是形成原因,④阶段是应对措施)
读广东省工农业发展的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12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
材料二广东省1998年一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表
增加值构成(%) |
|||
行业名称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9.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
2 |
4.6 |
6.65 |
(l)根据材料一分析,广东省种植业结构方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3)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分布最密集,发展最快的地区。分析该地区城市发展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