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①、②两地某日日出日落(北京时间)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该日最有可能是(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①地可能为( )
A.北京 | B.成都 | C.哈尔滨 | D.乌鲁木齐 |
①地应位于②地的( )
A.东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西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某企业集团计划新建一炼铝厂,图15是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读图15回答问题。炼铝厂属于
A.动力指向型工业 | B.技术指向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市场指向型工业 |
从企业生产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005~2010年广东省投资1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据此回答问题。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市场广阔②资源丰富
③海运便利④技术先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广东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有
①从集聚到分散,减轻环境污染
②共享基础设施和追求集聚效应
③石油资源丰富,原料充足
④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图14为“我国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分析该地区小麦、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的布局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适合发展小麦生产,因为交通便利 |
B.B处适合发展水果生产,因为水源充足 |
C.C处适合发展乳牛生产,因为靠近市场 |
D.D处适合发展蔬菜生产,因为光照充足 |
读图13,完成问题。甲、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A.种植业、畜牧业 | B.畜牧业、林业 |
C.畜牧业、种植业 | D.种植业、林业 |
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其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A.农产品以水稻为主 |
B.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
C.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
D.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
2004年世界首例旱地种植的杂交旱稻在上海诞生,杂交旱稻种植与传统水稻相比,节省劳动力,且产量持平。据此完成问题。杂交旱稻在干旱的地区推广并获得高产,这说明
A.水资源不再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B.科技进步缓解了水资源对农业的限制作用 |
C.科技进步使农业对土地资源质量要求更高 |
D.生产力发展使人类所需的资源量减少 |
上海传统水稻区改种杂交旱稻,导致该地区
A.水田耕作变为旱地耕作 | B.耕作劳动力增加 |
C.粮食消费大量增长 | D.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