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回答。(15分)
材料一 大高加索山脉很多山峰都很高大,许多山峰的绝对高度超过了海拔5000米,主峰海拔5642米,山上气候寒冷,终年积雪。
材料二 高加索地区局部图
(1)甲乙两地1月均温相差明显,其中甲约6℃,乙约0℃。简析差异的主要原因。
(2)简析图示区域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列举图示区域范围内重要的能源资源及分布。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波浪能密度大小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我国波浪能利用的前景。
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
A: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第二亚欧大陆桥,再到直通西欧的高速铁路,再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图示区域一直是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要道。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00~2010年该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2000年 |
19.6 |
44.8 |
35.6 |
2003年 |
18.4 |
46.7 |
34.9 |
2005年 |
15.6 |
43.4 |
41.0 |
2008年 |
14.6 |
46.3 |
39.1 |
2010年 |
14.5 |
48.2 |
37.3 |
(1)图示区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区,制约图示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简述该地形区的地理意义。
(3)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
(4)从2000年至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______, 第_____产业波动较大。
(5)为该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行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肯尼亚是非洲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肯尼亚区域图
材料二: 农业是肯尼亚的支柱产业之一。肯尼亚的鲜花种植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肯境内多高原,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特别适合各种花卉的生长,目前肯尼亚的鲜花已经占领了31%欧洲鲜花市场。
材料三:肯尼亚近年来陆续发现足以用于商业开发的多种矿产资源,使这个原本依靠农业、旅游业为经济发展支柱的国家,在短短几年间便迈进了“矿产资源丰富国家”的行列。
(1)春分日,内罗毕(约36°E,1°S)日出时,北京时间是,这一天,内罗毕比蒙巴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要(大、小)
(2)肯尼亚大量鲜花出口主要的运输方式是,评价肯尼亚种植花卉的条件。
(3)试分析肯尼亚人口集中在西南部的主要原因。
(4)肯尼亚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958年以来,海河某支流上游陆续建成134座水库,总库容量大于该支流年径流总量。下图示意海河流域平原主要河道干涸、断流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为改善海河流域环境可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