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人口、稻谷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大豆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我国人口占世界比重下降的原因是( )
A.我国人口数量下降 |
B.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C.世界人口数量下降 |
D.发展中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 |
四种作物产量占世界比重随时间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
A.大豆 | B.小麦 | C.玉米 | D.稻谷 |
读图,分析P地的地理位置,完成6~7题。若P地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地的位置()
A.欧洲西部 |
B.北美洲西部沿岸 |
C.南美洲西部沿岸 |
D.非洲西部沿岸 |
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该图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回答3~5题。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1米左右,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
B.人类过度用水 |
C.降水量减少 |
D.温室效应 |
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
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
C.是褶皱构造 |
D.受流水侵蚀 |
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
A.灌溉农业 |
B.水稻种植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山地牧业 |
该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A.11℃ | B.9℃ | C.7℃ | D.5℃ |
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A.1月0—6时 | B.3月7—12时 |
C.7月9—15时 | D.10月12—18时 |
读我国区域图(图5),回答23—25题。M地区吸引纺织工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A.劳力素质高 | B.原料丰富 |
C.消费市场大 | D.用水充足 |
大型纺织集团在该地区建立“农场——轧花厂——纱线厂” 产业链,主要原因是
A.可形成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 |
B.土地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生产规模 |
C.优惠政策多,基础设施完善 |
D.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技术优势突出 |
工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包括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推动城市化进程
③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表2是日本株式会社久保田是日本最大的农机制造商,在我国成立了多家农机生产、销售和服务企业。表2是 “久保田农机信息吧”统计的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读后完成18—22题。四地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 |
B.纬度 |
C.地形 |
D.劳力数量 |
西藏小麦的收割时间比湖北
A.早,原因是太阳辐射强 |
B.早,原因是气温日较差大 |
C.晚,原因是热量不足 |
D.晚,原因是气压较低 |
湖北的粮食平均亩产比吉林
A.高,主要原因是耕作制度不同 | B.高,主要原因是灌溉水源充足 |
C.低,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较低 | D.低,主要原因是机械化水平低 |
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快捷的办法是
A.运用GIS | B.运用GPS |
C.运用RS | D.实地统计 |
日本的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技术 |
C.资源 | D.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