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二班同学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心五千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2)旧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块知识的表格,请你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发明
出现发展
影响
造纸术
西汉早期发明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时期,_______(人物)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大人促进了类文化的传播
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为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开始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改变了战争的作战方式

步骤二:析沉沦--回顾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
材料一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三项内容?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十三大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科索沃战争 中日建交 欧盟的成立 世界三大宗教 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秦汉时期的秦兵马俑等艺术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 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
(3)“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他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分析南宋时我国经济中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从哪里转移到哪里?)实现这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⑵这一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分别列出一项)
⑶分析材料和所答问题,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或感悟?

唐宋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是中华艺术的瑰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宋词回眸】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帮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请回答:
(1) 请你先认真阅读上面两首词,然后说出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两位作者的词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分)
【元曲掠影】

(2) 图一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图二是他的一部经典著作的插图,你知道这部著作的名称吗?(2分)
【科技领先】

(3) 图三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选自哪一经卷?(1分)
(4) 图四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指南针,为指南针传入欧洲作出贡献的人是谁?此项发明有何作用?(2分)

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9分)
【贞观之治】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1) 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2分)
【和同一家】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2分)
【制度创新】

(3) 根据上图回答材料二中松赞干布的求亲使者来到了长安,唐朝政府具体应由六部中哪个部门负责接待?(1分)
材料三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4) 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
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1分)
【开放交流】
材料四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均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 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3分)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其开通的目的? 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分)
(2) 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3分)
(3)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