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请指出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哪一阶级的参加起了巨大作用?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有何认识?(写出两点即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俄国二月革命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材料三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摘自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英国的重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近代英国海上活动的性质有何不同。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地点:遵义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有何特点?

下列材料摘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材料一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从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1543年)至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之间的一个半世纪里。
(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力学研究的划时代著作,牛顿在该书中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工业革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几个阶段清晰可见。第一阶段到19世纪中叶,包括如之前所述的棉纺织工业的、采矿业的和冶金业的机械化以及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个阶段持续到19世纪整个下半叶,它以科学在工业上更直接的应用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特征。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运输业方面,用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汽船)和火车被发明出来,请写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汽船)或第一辆火车建造者的名字。(任答一个得1分,但要分别注明是汽船或火车建造者的名字)
(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磁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一是推动了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众多电气产品的问世,二是促进了电讯技术的兴起。贝尔和马可尼在电讯技术方面的发明成果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政治革命同经济革命一样,也是分为几个阶段发展起来……17世纪的英国革命标志其开始,随后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标志其更进一步发展。然后,它在19世纪时影响了整个欧洲。最后,在20世纪席卷了整个世界。
(4)根据材料三,"英国革命"中领导议会武装"新模范军"打败王军、取得内战胜利的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家是谁?"美国革命"中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的历史文献的名称是什么?"法国革命"中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纲领性文件的名称是什么?

下列材料摘选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所指的具体内容
(2)材料一中提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除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以外,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文化遭受空前浩劫,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的长时期的"左"的错误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个?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先河,请写出全国农村最早实行"包干到户"的地点名称。1980年,国家决定在广东省、福建省的四个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集工、农、商、牧、渔、旅游为一体的经济特区,请写出除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以外的另一个市的名称。

某班同学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历史回眸。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两则相关材料。
材料一今天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美国。在这一次全人类的英勇战斗中,美国在作为民主世界的兵工厂上,在作为第二战场的主要担负者和太平洋战争的最大担负者上,已经建立了不朽的伟绩。而在战后,为了确保世界的和平和民主化,美国显然也将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社论)
(1)《解放日报》作为中共在抗战时期的理论刊物,为什么会给予美国如此高的评价?
(2)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共还有可能在报纸上这样评价美国吗?为什么?
材料二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3)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
第二小组研究主题:中美关系现实研究---"第一夫人外交",下面是同学收集到的米歇尔·奥巴马2014年3月访问中国的资料。
材料三作为主席夫人向他国元首夫人发出访华邀请,彭丽媛是中国第一人。它不仅折射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和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更向世界传递强烈而清晰的自信!作为第一夫人单独访华,米歇尔也是中美建交35年来的第一人,体现了奥巴马总统对中美关系的重视。
米歇尔参观了第七中学并发表了演讲。她表示,中美相隔遥远,难免会有一些误解和偏见,但通过这次对中国的访问,她惊讶地发现双方的共同之处如此之多。她说:"我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抱有前所未有的信心。"

图1中美第一夫人
(4)结合材料三,同学们讨论了米歇尔·奥巴马访华的历史意义,从中你能归纳出哪些主要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