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化学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是否生成SO2,设计了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铁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在取用浓硫酸的过程中,不慎在皮肤上沾少量浓硫酸,处理的方法是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2气体逸出而防止污染环境;二是                       
(3)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4)小组讨论后认为:由于常用的铁丝是铁碳合金,生成的气体中还可能含有CO2。写出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主要成分为Ca(ClO)2】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依次放入:


a
b
c
d
I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II
碱石灰
硅胶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III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硫的化合物的某些性质”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SO2的性质,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有一明显缺陷,请指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框图内画出补充装置(注明药品)。

【实验二】验证足量锌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硫和氢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

(5)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6)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

为验证氧化性Cl2 > Fe3+ > 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 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加热A。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并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K3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能说明氧化性Fe3+ > SO2的离子方程式是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不能够证明氧化性Cl2 > Fe3+ > SO2的是(填“甲”“乙”“丙”),请用必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过程Ⅳ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 Fe2+

既有Fe3+又有Fe2+
有SO42-

有Fe3+无Fe2+
有SO42-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 SO32- (aq) FeSO3(s)(墨绿色)提出假设:FeCl3与 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 溶液E和F分别为(写化学式)。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S元素为-l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当该反应转移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2)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已知SO3熔点为16. 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试写出一个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
④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m g,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的质量为n g,则此条件下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是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3)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右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填“I”、“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当通入二氧化硫至试管c中溶液显中性时,该溶液中c(Na+)= (用含硫微粒浓度的代数式表示)。)】

从海水或盐湖水直接制盐,只能得到粗盐,其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和CaCl2
MgCl2、Na2SO4等杂质。要得到纯净的NaCl还需要除去其中的杂质。
(1)取适量粗盐样品,加水溶解后再过滤,目的是:
(2)检验滤液中含有SO42的方法是:
(3)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的可溶性杂质,还需要向溶液中依次加入下列化学试剂:
①BaCl2溶液;②NaOH溶液;③Na2CO3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依次为:




(4)反应完成后,还应该这样操作才能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5)最后从NaCl溶液中提取出NaCl固体,采用的实验方法是;该实验
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