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所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按要求填空:
(1)写出带有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气体发生装置A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选“C”或“D”)。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完毕时,应先 (填序号①或②:①熄灭酒精灯;②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与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作为发生装置;
已知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上图中的F装置除去HCl气体(F洗气瓶可吸收HCl气体,不吸收CO2气体,顺利使CO2气体进入下一个装置)。
实验中含有杂质的气体应该从_____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洗气瓶,洗气瓶中应装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HCO3溶液, | B.NaOH溶液, | C.澄清石灰水, | D.浓硫酸)写出洗气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把最后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苯与液溴之间的反应,进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已知苯的沸点为80.1 ℃,密度为0.9 g/mL )
(1)写出苯与液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锥形瓶中有淡黄色浑浊生成,该组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依据该现象不能确定发生了以上反应,理由是:,因此有必要对实验进行改进。
(3)请依据下面的实验流程图选取合适的装置和试剂对上述实验进行改进:
I ________________ , II ___________________
A.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 B.装有CC14的洗气瓶 |
C.装有KI溶液的洗气瓶 | D.装有湿润淀粉KI试纸的集气瓶 |
①小组同学对改进实验后的B装置中产生的淡黄色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在以上步骤中:验证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实验中取用的苯为17.3 mL,液溴为足量,最终测得的沉淀质量为18.8 g,则苯在该反应中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______,该组同学认为转化率过低,除了可能发生副反应和反应可能进行不完全外,你分析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2条)
(Ⅰ)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人们利用羟胺(NH2OH)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反应生成NO2-和一种过氧化物。NO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波长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NO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NO2-)=2.500×10-3 mol∙L-1。
⑴ 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⑵ 计算该样品此时c(O2-) = ▲;
⑶ 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若选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用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① 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反应方程式 ▲;
② 测定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通过观察 ▲的现象可确定测定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Ⅱ)水中的NO2-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其浓度的大小是水源污染的标志之一。检测水中的NO2-可用比色法,其步骤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称取0.30gNaNO2,溶于水后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L得溶液A,移取5mL溶液A,稀释至1L,得溶液B。
b. 配制标准色阶:取6只规格为10mL的比色管(即质地、大小、厚薄相同且具塞的平
底试管),分别加入体积不等的溶液B,并稀释至10mL,再加入少许(约0.3g)对苯磺酸粉末,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色阶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加入溶液B的体积(m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反应后溶液颜色 |
由无色变为由浅到深的樱桃红色 |
c. 检测:取10mL水样倒入比色管中,加少许对氨基苯磺酸,显色后与标准色阶对比。请填写以下空白:
① 比色法的基本依据是 ▲;
② 若水样显色后与色阶中的5号颜色相同,则表明水样中NO2-含量为 ▲mg/L。
③ 用NaNO2直接配制溶液B的缺点是 ▲。
④ 如果水样显色后比6号还深,应采取的措施是 ▲。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O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写出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有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 (填“能”或“否”),理由是 。
(二)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部分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3)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4)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问题讨论
(5)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 的稳定性比Cu2+ 差(Cu+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6)解决了问题(5)后,有同学提出:Cu2O与CuO的热稳定性哪个更强?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98 g 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为红色粉末A。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 g。据此可推得,A的化学式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现有氧化铜和铜粉组成的混合物。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通过测定混合物质量、实验前后U型管质量变化来确定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回答下列问题:
(1)U形管中可以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
A、浓B、无水硫酸铜粉末 C、无水氯化钙颗粒
(2)下列步骤按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________(填字母);
A.停止通氢气; B.电热丝通电; C.通人氢气;
D.装置气密性检查; E.电热丝停止通电。
(3)为准确测定数据,你认为本装置是否完整?若需要改进,请在图中虚线下面的方框内画出所需添加的装置示意图并注明必要的物质名称。若无需改进,则将装置图中虚线部分改为实线;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交给老师的实验报告主要项目如图(具体内容已略)。请你根据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对此份报告作出评价,若已完整,则无需填写,若不完整,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写出所缺项目______ _
(5)老师看完实验报告后指出,改变实验原理可以设计出更加简便的实验方案。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设计的新方案的反应原理____ ______,该方案需测定的数据______________。
(16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老师设计了如图装置(夹
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先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
、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烧瓶常常浸在70~80℃的热水中,目的是。
(2)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的催化剂是。
(3)若试管F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m、n之间接上G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G装置中导管的代号):m接______、_______接n,G装置的作用是;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F浸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