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
|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
|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
|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分歧在于( )
| A.是否遵循“三纲五常”,维护社会秩序 |
| B.“理”是否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
| C.是否继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国家 |
| D.“格物致知”与“发明人之本心”的矛盾 |
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
|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据此推断,下面孔子的哪个主张有可能贴不上“正能量”的标签()
| A.提倡“为政以德” | B.“克己复礼” |
| C.仁者爱人 | D.有教无类 |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 A.儒家 | B.墨家 |
| C.法家 | D.道家 |
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整体史观 | B.文明史观 |
| C.进化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