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按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的说法,当局将依据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评事态严重程度,不排除把事件等级调高至6级的可能,依照事态发展,级别仍可能上调。图3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
|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
|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
|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
|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
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
| A.地形、风向 | B.洋流、海陆分布 |
| C.地形、海陆分布 | D.风向、洋流 |
读图回答题:
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
|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
| C.沿岸有寒流经过 |
| D.沿岸有暖流经过 |
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气温日较差大 | B.降水季节变化大 |
| C.大陆性显著 | D.气温年较差小 |
甲、乙两气候类型的分布都受到
| A.迎风坡的影响 | B.纬度的影响 |
| C.洋流的影响 | D.经度的影响 |
读下图,回答题。
图中甲、乙两山脉分别是()
| A.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 B.安第斯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 |
| C.横断山脉、大兴安岭 | D.大分水岭、大兴安岭 |
有关图示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
| 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
|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
|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
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
| B.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
| C.①地所在国家的畜牧业以出口羊毛而著名 |
| D.②地所在国农业专业化水平很高 |
下列图示能反映美国人口迁移的是
读图,回答题。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气温(℃) |
22.5 |
20.1 |
18.5 |
16.2 |
14.6 |
12.3 |
11.4 |
13.4 |
14.7 |
15.3 |
17.8 |
20.1 |
| 降水量(mm) |
8 |
5 |
10 |
50 |
78 |
91 |
98 |
51 |
49 |
40 |
25 |
14 |
下表统计数据与图中四城市气候特点吻合的是
| A.①城市 | B.②城市 | C.③城市 | D.④城市 |
图中②城市附近的广阔海域为世界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其主要运输货物是
| A.石油 | B.棉花 | C.煤炭 | D.粮食 |
下图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题。
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经度 | C.纬度 | D.洋流 |
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 A.c>d>b | B.d>c>b |
| C.c>b>d | D.b>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