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
①C与O2   ②Na与O2    ③Fe与Cl2   ④AlCl3溶液与氨水
⑤CO2与NaOH溶液      ⑥Cu与硝酸    ⑦AgNO3溶液与氨水

A.除③外 B.除③⑦外 C.除③④外 D.除⑥⑦外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稀稍酸中:
B.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C.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滴入碘化钠溶液后,再滴加硫化钠:
D.Ca(ClO)2溶液中通人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现象
B.冬天烧煤时可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防霉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折类似,防雾霉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 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验证一些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图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到金属钠中,能看到U型管右侧红墨水上升
B.Ⅱ图中:观察到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待尾气全部被碱吸收后,将稀硫酸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可能看到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C.Ⅲ图中:观察到量筒内黄绿色逐渐消失,量筒内壁有油状物质生成。该现象是由于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加成反应
D.Ⅳ图中,可以比较和S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关于离子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等浓度的混合溶液中:
B.新制氯水中:
C.室温下,向0.01 溶液中滴加溶液至中性:
D.物质的量浓度均为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可能的关系为:

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Ka、Kb)、溶度积常数(K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B.Ka(HCN)<Ka(CH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C.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BaSO4沉淀,则Ksp(BaSO4)>Ksp(BaCO3)
D.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Ka、Kb)变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