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 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世人呼之为百间屋”。这反映了(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 B.土地集中阻碍了经济发展 |
C.传统观念阻碍了明清商业的发展 | D.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经济发展 |
李光耀在评价科举制时指出:科举“使过去帝制的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李光耀在这里所指的是
A.科举考试的内容阻碍了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
B.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现象严重,加深政治腐败 |
C.科举考试使知识分子埋头读书,不关心政治 |
D.科举考试使官僚阶层盲目自大,不主动学习西方 |
在古代许多朝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之三司会审或三堂会审。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加强 | B.司法制度的完备 |
C.官僚机构的膨胀 | D.高度重视司法公正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 钱穆强调的是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B.肯定了宋朝以后的中央集权措施 |
C.自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弊大于利 |
D.中央集权制度对分封制矫枉过正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三省体制已经名存实亡 |
B.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
C.三省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D.唐中宗时期皇权进一步弱化 |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下列有关秦统一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是将统一前原秦国的文字颁行全国 |
B.颁行全国的文字在字体上基本没有改变 |
C.原秦国大篆为基础,对字体进行了简化 |
D.是由李斯等人创立的全新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