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风流子
孙光宪①
茅舍槿篱②溪曲③,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④长,水葓⑤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
【注释】①孙光宪,五代词人。②槿(jǐn)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③溪曲:小溪弯曲处。④菰(gū)叶: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多生于我国南方浅水中。⑤水葓(hóng):即荭草,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
这首小令勾画了一副自然、朴实的水乡农舍风俗画:密植的篱笆、弯曲的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促的织布穿梭声……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本词有景有声,虽无一字描写人物,但从井然有序的庭院景物及织机声,可以想象到 
“涨绿”两字用的极妙,试作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虚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词。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解】当路,当权者。假,提携。
本诗哪一联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枢纽()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尾联表明诗人归隐的坚决。
B.首联写落第后的景象。“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心情。
C.颈联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愤恨之情、心酸之泪。
D.颔联写惋惜之情,“惜”表示作者与王维断绝往来实属无奈之举,也显示了诗人的矛盾心情。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作者借此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王维的《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全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表现了之情。(3分)
本诗写诗人前往边塞慰问将士,山高路远,以“”和“”自比,在叙事中流露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分)
选出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首联前一句写自己轻车简从,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后一句说自己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B.颔联是说使者到了居延,就象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了胡天的上空。
C.颈联两句,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云霄,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大。
D.结尾一联是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侦查的骑兵,一问,才知道督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山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⑴全诗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应是,后四句应是,从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⑵“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它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怎样一种心态

阅读下面古诗。(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字,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
(2)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全诗抒发了作者强烈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