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考察。考察途中他们看到如下景观:“正前方和左侧各有一座山峰,其中一座山峰目测距离约2km(只考虑图示范围内的地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上图是他们使用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推断他们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降水量多于乙地 |
B.乙处易产生泥石流 |
C.图中河流落差可能为450 m |
D.典型植被可能为常绿硬叶林 |
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该省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西南地区 |
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河流泥沙含量 | B.地形起伏 |
C.西南季风强弱 | D.土壤厚度 |
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
图示意某区域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 B.甲-②、乙-④ |
C.甲-③、乙-① | D.甲-④、乙-③ |
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距海远近 |
C.洋流性质 | D.海拔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