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59年-2009年秦岭北坡某河流域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径流深度变化”,可知该流域( )
A.秋季干流水面达最宽 | B.径流量与降水量成正比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植被破坏明显 |
下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且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读图,完成下列各题。A点位于()
A.昏线上 | B.晨线上 |
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 | 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 |
B点的纬度是()
A.66°34′ | B.70° |
C.75° | D.80° |
位于NB之间的任意点C此时太阳高度最可能是 ()
①小于0°②5°③15°④25°
A.① | B.②③ | C.③④ | D.④ |
图是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
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 | 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 D.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 |
在我国,驱动人口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是( )
A.户籍制度 | B.城乡差异 | C.自然环境 | D.交通运输 |
图为相同降水量条件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天然调蓄能力强 | B.城市热岛效应 |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 D.植被覆盖率低 |
读江苏某城镇规划示意图,图中: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 ③印染厂 ④电子仪表厂,布局比较合理的一组工厂是(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内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 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分散,形成了功能区 |
C.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 D.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 |
城市功能区是( )
A.城市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的结果 | B.城市政府行为发生作用的结果 |
C.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分散的结果 | D.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