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由此可知
| A.耆英为其签约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辩解 |
| B.清政府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
| C.系列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
| D.清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
“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唐宋时期 | B.明朝后期 | C.民国初年 | D.新中国时期 |
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 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 民主制度的确立
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
| B.维新图强思想 |
| C.实业救国思想 |
| D.中庸自保思想 |
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像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 A. | 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 B. | 国家之间对抗激烈 |
| C. |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 D. | 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