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世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 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
| 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 |
| C.一国认缴股金份额多少视经济和财政实力决定 |
| D.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 |
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
|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
图是1913年章太炎(即章炳麟,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宣传家,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报纸上刊登的征婚广告,该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依旧带有浓厚的保守思想 |
| B.征婚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的求偶方式,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
| C.婚姻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
|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
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
|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
|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
| 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
| C.建立人民公社 | D.开展大跃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