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 A.商品输出的要求 | B.垄断贸易的要求 |
|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 D.资本输出的要求 |
明清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主要是指
| A.古典小说蓬勃发展 |
| B.传统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
| C.科学、文学、教育、艺术等在古代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
| 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 A.主张学以致用 | B.反对封建专制 |
| C.主张男女平等 |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 |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 A.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 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
| 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
国内某重点大学的校训取自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该思想家应该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