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蒋介石出版《中国之命运》。该书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因为学西洋的文化而在不知不觉中做了外国文学的奴隶”,“中国国民对于西洋的文化由拒绝而屈服,对于固有文化,由自大而自卑,屈服转为笃信,信其所至,自认为某一外国学说的忠实信徒;自卑转为自艾,极其所至,忍心侮蔑我们中国的固有文化遗产”。这说明蒋介石出版该书目的之一在于
| A.以自由主义反对民族主义 | B.以民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 C.以共产主义反对自由主义 | D.以自由主义反对共产主义 |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 |
| 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 |
| 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 |
| 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 A.在农村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土地革命 |
| B.在农村广泛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
| C.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
| D.坚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
|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
| C.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
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 A.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
| B.颁布《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 |
|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 D.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 |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
|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
|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
| D.两者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