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
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进步。根据下表中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阶段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第三阶段 |
时间 |
1842—1894 |
1895—1911 |
1912—1919(五四运动前) |
人数 |
10万 |
60万 |
200万 |
A.第一阶段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洋务企业里
B.第二阶段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已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促使中国革命即将转型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 |
C.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
D.佛教融汇儒学伦理 |
《春秋公羊传注疏》载:“时(鲁)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国国君失去民众信任 |
B.广大自耕农希望得到土地 |
C.贵族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 |
D.土地私有权客观上被承认 |
下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作为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A.青铜冶炼技术 | B.青铜造型艺术 |
C.铭文书法艺术 | D.铭文具体内容 |
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