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
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 |
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
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 |
“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节选自《陈涉世家》)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1)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功宜()为王
(4)诸郡县苦()秦吏者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胜被拥立为王的原因是什么?(根据选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进士不读《史记》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大史公。”问:“大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大史,非今进士也。”遂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①志:志趣、心意。②峨峨:高耸的样子。③洋洋:宽广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善鼓琴善:
(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译文:“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下面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步行 |
B.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质:询问 |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 |
D.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汤:热水 |
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C.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 |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
盂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谓盂尝君日:“猿猴错②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③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④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⑤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⑥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
(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舍人:门客。②错:同“措”,放弃。③曹沫:春秋鲁庄公时武士。④铫鎒(yáo nòu):农具。⑤尧:传说中的远古圣君。⑥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 ()
(2)与农夫居垅亩之中 (),
(3)尧亦有所不及矣 ()
(4)则谓之不肖.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若鱼鳖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B.故物舍其所长 食之不能尽其材. |
C.而来害相报者 时时而间进I |
D.乃弗逐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请选、出与文章蕴含的道理相同的一项()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