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7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布鲁赛尔站,约翰·布莱克以19秒26的恐怖成绩获得男子200米金牌,只比“闪电”博尔特名下的现世界纪录慢0.07秒.布莱克在比赛中,先做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最后加速冲刺.已知他的脚与地面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阶段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做正功 |
B.匀速阶段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做负功 |
C.由于他的脚与地面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所以不论加速还是匀速,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始终不对他做功 |
D.无论加速还是匀速阶段,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始终做负功 |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引力常量 |
B.行星运动定律是由开普勒提出的 |
C.奥斯特最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B.![]() ![]() ![]() |
C.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只能辐射特定频率的光子 |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 ![]() |
E.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半衰期减小
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
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E.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光学各向同性的特点
如图所示,一定滑轮上绕有轻质柔软细线,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3m的重物,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在竖直平面内有间距为L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PQ、EF,在QF之间连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其余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开始时金属杆置于导轨下端QF处,将重物由静止释放,当重物下降h时恰好达到稳定速度而匀速下降。运动过程中金属杆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忽略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电阻R中的感应电流方向Q![]() |
B.重物匀速下降的速度![]() |
C.重物从释放到下降h的过程中,重物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
D.若将重物下降h时的时刻记作t=0,速度记为v0,从此时刻起,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使金属杆中恰好不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
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
B.物体的质量为5kg |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D.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F做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