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发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②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
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①② | B.③④4 | C.①③ | D.②④ |
逆回购,是中央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是中央银行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是中央银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是中央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对逆回购开始实施时可能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企业受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抛售所持有的国债以筹措资金 |
B.商业银行预计存款准备金率将立即上调,增加大宗放贷交易 |
C.居民受到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开始抢购黄金和耐用消费品 |
D.实施巨额逆回购当日,货币和股票市场的资金紧张压力减轻 |
2015年1月14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公布,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37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一样,将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A.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B.是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举措 |
C.促进了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D.是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合法性的确认 |
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严峻。在当前情况下,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合理措施是()
①增加创业贷款,调低经济增长速度
②完善就业服务的方式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经济结构
④提高失业保险费率,推行延迟退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凭借航海技术开通了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新时期,沿着陆海两条“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走廊,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可以看出
A.实践的需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联系方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C.加强联系,就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
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
B.客观世界与实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人能认识世界,但认识总是有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