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
|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
|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山东人民创作了《春秋霸主》、《山东汉子》、《奇袭白虎团》、《小二黑结婚》等一大批经典剧目,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发展文化是继承文化的必要前提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孟子早年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温家宝总理在某地视察时也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忧患意识。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A.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 B.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
| 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
|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
在广西南丹县,生活着瑶族的一个分支白裤瑶,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文化面貌和自然古朴的生活方式。为了让人口不足3万的白裤瑶不至消失,广西在政府主导、当地民众参与的情况下建立了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同时对白裤瑶的各种民族传统文化加以保护。这一做法
| A.证明文化的传承只能靠政府 | B.有利于维护和体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 C.说明原生态文化都具保存价值 | D.表明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效益 |
2008年12月13日,出席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的温家宝总理外访不过夜,早上8点起飞,晚上12点回到北京。代表团既节省了开支和时间,又办成了一件大事。在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总理的敬业精神和节俭作风可谓蕴意深远。这是
①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②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④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