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
(2)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 __________ ; ②            ;③_______  (6分)
(3)由图乙可知,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后期城市化速度加快。发展中国家过快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                         等环境污染问题。(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读 “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左图)和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4分)
(2)P是乙城市正在建设的港口,你能预测一下该城市等级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吗?请说明理由。(8分)

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中国正式对外公布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1)读图,从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   
  ▲   趋势。
(2)根据图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选项填入各字母:①极冰融化、②燃烧矿物燃料、③沿海低地被淹、④毁林。

a.  ▲  ;  b.  ▲  ;  c.  ▲  ;  d.  ▲  。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地表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 ▲  
(2)若此图表示东亚冬季季风环流,甲乙两处属于陆地是  ▲  
(3)若此图表示北太平洋的中低纬洋流,B洋流的名称是  ▲  ,甲乙丙丁中可能有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的是(填甲乙丙丁)。
(4)若此图表示海陆间的水循环,则钱塘江参与了水循环的     ▲   (填字母ABCD)环节。

读某城市A~E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



(1)在A—E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 ,人口总数下降最大的是 ▲ ;该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表明该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中   ▲   阶段,造成这种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    模式,说说影响其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原因。(两条以上)
        ▲            
        ▲           
(3)A在该城功能是  ▲ 区,图中1、2、3、4四条曲线能反映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的是 曲线。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002.5



1020



1015



1000



B



D



C



995



1000



1005



G



1005



1010



1015



1020



1025






1040



1035



1030

(1)A处的天气系统是 ,B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特点是 ▲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届时该地将出现
      ▲          天气。
(3)图中G处风向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