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__酶和__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__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_。
(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Ⅰ.(10分)ATP既是神经元的“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信号分子。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的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两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ATP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中负责各种蛋白质肽链合成的细胞器是。
(2)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有氧呼吸,该过程产生ATP最多的阶段发生在(反应场所)。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小时有40 kg的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是。
(3)据图分析,细胞间隙中的AT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结构是(填中文名称)。科学家当初推测ATP作为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的证据之一是科学家寻找到了靶细胞膜上有。
Ⅱ.学校生物研究小组利用黑藻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如下图甲所示。经过对实验结果分析换算绘制曲线图乙,用于表示装置甲中的黑藻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中增加广口瓶与冷光灯之间的距离,则短时间内瓶中植物叶肉细胞内C5含量的变化是,C3的合成速率。
(2)在冷光灯提供光照的条件下,装置甲有色小液滴向左移动,原因是黑藻的。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环境温度调节到25℃,图乙中的A点将向移动。
(4)根据曲线图乙推算,在恒温30℃、光照强度达到B时,装置甲中黑藻的叶绿体8小时固定CO2量为
mg。
(5)有人认为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某种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①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等位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图②表示这种生物一个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③表示该个体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生物体中肯定不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细胞
B.由图②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若则该生物体仍然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若图③中m为DNA链,则m链的(A+T+C)/n链的(A+U+G)=1
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计算能力指数的相对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明设置实验对照的方法:。
(2)测试期间受试者饮酒后,乙醇通过方式被人体吸收并进入血液中。
(3)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从完成反射的过程可以推测乙醇或 ,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4)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受试者还需要测量血液中激素的含量,原因是,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
亲代 |
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
|||||
棕色弯曲 |
灰色弯曲 |
白色弯曲 |
棕色正常 |
灰色正常 |
白色正常 |
|
①棕色弯曲×棕色弯曲 |
18/48 |
6/48 |
8/48 |
9/48 |
3/48 |
4/48 |
②灰色弯曲×白色正常 |
1/2 |
0 |
0 |
1/2 |
0 |
0 |
③棕色弯曲×棕色正常 |
9/32 |
3/32 |
4/32 |
9/32 |
3/32 |
4/32 |
(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
(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
(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的性状,该性状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
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发育时期 |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
气孔相对开放度(%)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
A |
新叶展开前 |
19 |
--- |
--- |
-2.8 |
B |
新叶展开中 |
87 |
1.1 |
5.5 |
1.6 |
C |
新叶展开完成 |
100 |
2.9 |
81 |
2.7 |
D |
新叶已成熟 |
100 |
11.1 |
100 |
5.8 |
注:“----”表示未测数据.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影响光反应过程;②,影响过程。
(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_;D期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和[H]含量将__________。
(3)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设计实验思路,验证旗叶在小麦灌浆过程中的作用:①仅为小麦提供;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