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是说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
B.“问君何能尔”,“尔”的意思是“耳”,罢了。 |
C.“飞鸟相与还”,“相与还”是结伴而还,意思是飞鸟倦了也知道还家。 |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据此时此地的情景,也就是指隐居的田园生活。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
B.诗中的采菊、山气、夕阳、飞鸟,包含了无限诗情画意,它既不能用言语形容,又无须用言语形容,体现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
C.诗的语言婉曲含蓄,虽说“此中有真意”,又说“欲辩已忘言”,其实,“真意”就在作者所要表现和所要追求的“心远地自偏”的意境中。 |
D.这首诗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哲理兼具的意境,既表达了作者的清高思想和恬静愉快的心情,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
最能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哪个词?它也是全诗的诗眼。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届山东临沂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阙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届山东东营中考)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贴”:向往与期待。
“ ”:。“ ”:。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
(3)就本诗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
(届山东东营中考)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1)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届宁夏中考)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句诗。
(届辽宁沈阳中考)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
B.首联以设问提起,表达了作者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
C.颈联写了望山的人和归林的鸟.表现了作者归隐山林的志趣。 |
D.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诗人“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