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纯碱的第一步是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制取碳酸氢钠晶体。该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已知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NH3+CO2+H2O+NaCl(饱和)= NaHCO3(晶体)↓+NH4Cl
(1)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碳酸氢钠晶体.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烧杯中盛有冰水,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碳酸氢钠晶体可供选用的药品有:a.石灰石 b.生石灰 c.6mol/L盐酸 d.稀硫酸
e.浓氨水 f.饱和氯化钠溶液。
①A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代 号) ;
①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 ;
③在实验过程中,向C中通入气体是有先后顺序的,应先通入气体的化学式为 ;
④E装置向C中通气的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 。
(2)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C中所得晶体的碳酸氢钠的纯度(假设晶体中不含碳酸盐杂质),将晶体充分干燥后,称量质量为w g。再将晶体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称量所得粉末质量为m g。然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①在操作Ⅱ中,为了判断加入氯化钙溶液是否过量,其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
A.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向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
B.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向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C.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操作Ⅲ的方法为 、 、 ;
③所得晶体中碳酸氢钠的纯度为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所示),以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浓H2SO4、浓硝酸、6 mol·l-1 NaOH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有关实验操作:a、往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铝合金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A溶液;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A中可选用的溶液是
(3)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 g ,氢气的体积为aL (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
在实验室中严禁打闹,某几个同学在做实验中打闹而同时把盛有浓盐酸和盛固体KClO3的试剂瓶打破,使其在地上混合立即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ClO3+ 6HCl(浓)KCl+3Cl2↑ + 3 H2O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
(2)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如反应中转移了0.50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 L 。
(4)在清除碎片时某同学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中毒,有以下四种溶液可浸湿毛巾,它们分别是:①NaOH溶液②NaCl溶液③KBr溶液④NaHCO3溶液. 正确选择是(填试剂号数).
有一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Al3+、Fe3+、Mg2+、Na+、CO、Cl-、NO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滴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另取部分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产生,加入氢氧化钠的量与生成白色沉淀的量可用下图表示。
试推断:
(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溶液中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混合而成;其物质的量比为。
(3) 写出图中ab变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科学探究结果的准确性来自于探究活动中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过程的计划性、研究目的明确性。
(一)学生(甲)应用下图装置(A)所示意的方法研究氯气的性质,其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氯气(含有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_。
(3)虚框中的装置应选择(填“B”或“C”),其盛放的试剂
为(填试剂名称);使用该装置的目的是;该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学生(乙)设计实验探究金属铝表面氧化膜的性质:将铝片(含氧化膜)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的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2)同学(乙)认为: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是“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你根据其思路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方案]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填试剂名称),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
(9分)有一已磨成粉末的混合物试样,是由下列六种物质中的若干种等量组成:
NaCl 、 KCl 、 CaCl2、CuSO4( 无水)、 Na2SO4、Na2CO3
为了要确定该粉末试样的成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先查了资料后,研拟了一个检验粉末试样的流程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以下是该小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一:用烧杯取粉末试样约2克,加蒸馏水约100毫升,搅拌后形成无色的透明溶液X。
实验二:在溶液X中加了盐酸,观察到在溶液中陆续产生气泡,至溶液不再冒气泡,溶液仍为无色透明(贴上卷标Y)。
实验三:在无色透明的溶液Y中,滴加BaCl2溶液,即见白色沉淀。
实验四: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后,过滤分离出白色沉淀,得到透明的无色滤液Z。
实验五:在滤液Z中,滴入AgNO3溶液,则见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据上述实验报告,原粉末中一定没有哪两种物质﹖(填化学式)
(2)原粉末中,一定含有哪两种物质﹖ ( 填化学式)
(3)若只需回答上述(1)(2)的问题,你认为该小组同学不需要做哪两个实验(填标号)
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d、实验四 e、实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