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主题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此期《时代》周刊封面主题的背景是( )
A.1971年,周恩来秘密访问美国,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 |
B.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1971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实现历史性飞跃 |
D.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
据统计,英国工业增长率,1820年后长期维持在3%以上,但在1880年却下降为2%, 1890年更下降为1%;对工业的投资率也由1850年的将近8%,下降为1914年的不到5%;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增长缓慢,进口却急剧增加。下面对英国经济变化分析最准确的是
A.推行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的结果 |
B.向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的结果 |
C.受到美、德经济竞争的结果 |
D.对第二次工业革命采取消极态度的结果 |
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 | B.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 |
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 D.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
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该派别的活动
A.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转变 |
B.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 |
C.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 |
D.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
《左传》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逐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雾),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
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
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 |
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 |
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命而用之”思想 |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了
A.西汉初期商业势力还很弱小 |
B.地方封国势力不得不依赖商业势力 |
C.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 |
D.中央政府对商业势力进行了有效控制 |